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首次单独提出“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明确提到,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理正源源不断地给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以平安、星链、小米等为代表的一众商业保理公司,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降低企业杠杆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辟金融新“蓝海” 自2012年商务部同意试点以来,伴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商业保理近年来高歌猛进,成为发展最快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并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据《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19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达到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我国保理市场总额的比例上升至44.2%。在商业保理迅速发展的助力之下,我国保理业务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5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规模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年业务量有望达到3万亿元。 监管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引导商业保理企业规范经营,净化发展环境,助力行业有序发展。近年来,国家及各地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商业保理公司相关监管办法,商业保理行业调整步伐加快。法律层面上,2020年5月,国家《民法典》首次新增了保理合同章,标志着我国商业保理行业“有法可依”,迈向规范、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行业监管格局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商业保理行业规范化、规模化、数字化、市场化程度将持续提高,未来市场空间辽阔,发展潜力巨大。 各企业竞相布局 在政策导向与企业发展需要的双重促进下,互联网企业、行业巨头乃至国企央企,加码商业保理的脚步在加快。一方面,阿里、腾讯、平安、星链、小米、字节、百度、新浪、美团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商业保理公司;另一方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央企名录》(截至2021年1月18日)列示的97家央企中,有37家央企设立了保理公司。 综合来看,我国商业保理行业涌现出了一些代表性企业。如保理业内首家上市公司——盛业资本,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国新资本旗下国新保理累计投放保理融资款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行业内首家“千亿央企保理公司”,并于日前正式获证监会批复,发行了商业保理行业首单公司债券。 随着商业保理的行业知名度提升,其业务领域和融资渠道持续拓展。保理服务已深入建工、物流、医疗、贸易、能源、交通、旅游、批发零售等多个垂直细分行业。此外,保理资产证券化(ABS)发行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数千亿元规模,其业务模式也不断创新,大大丰富了商业保理公司融资渠道。 以星链商业保理为例,星链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的主力军、排头兵,截至今年7月,累计服务超6000家实体企业,交易规模近3400亿元,客户分布在江苏、广东、上海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15个行业大类。 科技助力普惠初心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关键节点上,商业保理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发挥更大效能,引发行业关注。 多位从业人士一致认为,未来,数字化技术将为商业保理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动能。“在实践中,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场景化是保理公司做金融科技需要考虑的四个层次。” 据了解,部分商业保理公司已经运用金融科技提升业务流程。在此,以星链商业保理为例,其已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到风险控制、客户管理、精准营销和产品服务创新等多个领域,业务实现线上化、智能化办理,可以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及时、更高效、更普惠的融资服务,切实帮助实体企业降本增效。 随着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保理行业亦将越来越依赖数字化技术。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引领下,商业保理“小行业”,也可以做出“大文章”。未来,各大商业保理公司只要继续专注细分行业领域,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实现依托供应链、建立信用链、疏通融资链、提升价值链的目标,实现以融促产、以产促融的正向发展循环,就能在助力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为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战略,促进智慧养老与精神文化艺
香港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4年3月28日 - 今
2024年3月2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 , 继牛津大学校园惊现神秘来客后 , 另一英国顶级
随着新能源减免购置税新政一出,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小微